摘要:群发性职业病不仅严重损害劳动者的生命健康,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处理不当还将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鉴此,政府部门应建立起相应的危机干预体系,以妥善化解职业病事故所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最大程度地降低职业病事故所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群发性职业病;危机干预;职业病患者;职业病危害 “群发性职业病”是指在一起职业病危害事故中多个劳动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性危害因素而同时患有职业病的情形。群发性职业病受害者众多,且疾病呈群体性集中爆发态势,其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其他类型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同时,在发生群发性职业病事件后,患者往往采取集体维权的方式与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交涉,如处理不当不仅不能及时化解矛盾,还很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鉴此,为维护职业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群发性职业病事件所引发的社会危害,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危机干预和处置体系。本文结合对江西省X县S乡和W县0乡群发性尘肺病事件的调查和国内其他典型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的收集,对群发性职业病的干预和处置体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我国群发性职业病危害的现状及其特点 随着我国工业化、产业化和生产规模化的发展,职业病危害所影响的人群日益广泛,损害后果日益突出。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职业病发病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12212例上升到2010年的27240例;在所有新发职业病中以尘肺病为主,约占新发职业病的75%以上,其次是职业中毒等其他职业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职业病报告制度相当不完善,以上数据仅仅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职业病诊断报告的数量,即只是实际发生的职业病的冰山一角,并不能反映职业病发病的实际情况。 同时,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我国职业病危害呈群发状态,群发性职业病事故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据卫生部通报,在2008年各地职业病报告中,诊断尘肺病新病例数超过100例的群体性病例报告有13起。近年来,媒体广泛报道了诸多起群发性职业病事故,如安徽省无为县昆山乡小煤窑186名农民工患尘肺病,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86人、梧州市131人患慢性铅中毒,云南省水富县返乡农民工30余人患尘肺病,江西省修水县上衫乡近500名农民患尘肺病……这些群发性职业病危害事件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健康,也给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职业病的这一发展趋势意味着我国职业病的防治形势日趋严重、治理难度加大,也标志着特定地区、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的进一步恶化。 通过对收集的典型群发性职业病事件的分析,我国群发性职业病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尘肺病是导致群发性职业病的首要原因。在我们所收集的20余起群发性职业病事件中将近90%为尘肺病,其余为职业中毒事故,尚未收集到其他类型的群发职业病。其二,农民工是群发性职业病的最大受害者,这与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三,由于尘肺病等慢性职业病的发病具有滞后性、隐匿性。加之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从而导致群发性职业病出现异地损害,即往往是农民工回到原籍后才发现患病;这给农民工维权带来巨大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也将职业病损害的社会成本转嫁给了当地。其四,从群发性职业病受害者的地域分布看,几乎所有群发性职业病事件的受害人均来自中西部地区,这表明经济越不发达越可能遭受职业病的危害;其原因,则主要有二——首先是经济落后地区以劳动力输出为主,且劳动者主要从事矿山、采石等职业病高危职业;其次是不少高污染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当地政府往往将之视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的政绩工程予以特别保护,如贵州省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就是当地政府通过隆重的招商仪式引进的企业,但这家粉尘高污染企业没有通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即开工建设并投产,工作场所没有采取任何综合防尘措施和设置任何职业病防护设施,结果导致195名工人患上尘肺病。 二、群发性职业病的社会危害及影响 群发性职业病不仅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特别是青壮年的身体健康,也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重的消极影响。由于受害者众多,职业病事故受害人在投诉无门、维权困难的情况下,很可能采取上访、堵塞交通,甚至采用暴力等手段争取自己的权利,从而演变为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严重隐患。对此,笔者结合对江西省X县S乡和W县Q乡群发性职业病事件的调查和其他典型案例,对群发性职业病所造成的危害及影响予以简要剖析。 (一)职业病严重损害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影响劳动力的可持续供给
职业病最大的伤害是人的健康,使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由于多数职业病患者正处于青壮年,其过早丧失劳动能力,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重大损失。同时,严重的职业病将影响到劳动力的持续供给,甚至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以X县S乡为例,该县经职业病诊断确诊的尘肺病患者共有489人,处于观察期的患者136人,80%以上的患者是35~50岁之间的青壮年劳力,尘肺病家庭占到全乡总户数的近六分之一;从1994年以来,已死亡70余人,现处于病危的38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184人;职业病将该乡的壮年劳动力损耗六分之一以上,不少家庭面临迅速贫困、家庭解体、子女失学等问题。 |